315晚会虽然已经落幕,可大家对晚会上揭露的问题仍然议论纷纷,热烈讨论。
尤其是一些食品安全相关的品牌,更是被网友们轮番“鞭尸”,评论区里更有不少人呼吁要“假一赔三”。
除了食品安全的问题,今年还曝光了母婴产品方面的种种问题。
那都有哪些母婴产品被曝光呢?
食品安全
食品安全这事儿真是太重要了,没得说。跟其他商品比起来,要是食品出了问题,对咱们身体的伤害可不是一般的大呀!
这事儿每年都差不多,国家可是花了不少劲来整顿食品安全。不过,有些商家啊,面对那天上掉下来的巨额利润,真是忍不住心中的诱惑,冒险干些不靠谱的事儿。
那么今年都有哪些食品被通报呢?
在315晚会还没开始之前,黄焖鸡米饭就已经率先发声了。
不少外卖小哥都提醒大家,在点外卖的时候可千万别选黄焖鸡米饭。
因为那些卖黄焖鸡米饭的店里后厨不仅脏乱差,使用的肉还特别不新鲜,有的甚至是变质的牛肉,还会用红曲色素浸泡,好让它看着像新鲜的一样。
那些已经变质的土豆也没见得就扔掉,洗洗就接着用了,真是让人咋舌呀。
而且有些商家还会把上一个顾客吃剩的菜洗一洗继续用,连昨晚的汤都不扔,真是让人心里咯噔一下。
自从那个视频被曝出来后,黄焖鸡米饭真是摔得稀里哗啦,彻底翻车了。
除了黄焖鸡米饭,虾仁这玩意儿也遭到了批评。
不少虾仁在宣传时都打着“零添加”的旗号,其实很多厂家在生产时会偷偷加复合磷酸盐保水剂。
这玩意儿能让虾仁的个头更大、口感更佳,因此国家也规定商家在生产时可以适量添加复合磷酸盐保水剂。
不过,记者暗访后发现,工厂里添加的保水剂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含量,根本不符合国际标准。

所以在今年的315时,虾仁也出事了。
除了虾仁,奶茶在今年的315里也再次被提到。
相信现在的年轻人谁都少不了奶茶,走在大街小巷,奶茶店都是随处可见的。
不过,有记者调查发现,一些知名奶茶店竟然会用隔夜的柠檬片,甚至还常温放了一晚上,根本没放冰箱里。
而且后厨的环境也是乱七八糟,苍蝇满天飞,奶茶盖上都能看到苍蝇留下的痕迹,可是店员根本不管,完全不洗。
虽然说奶茶店的问题比之前那些小,但这事儿也不能忽视,依然很关键。
除了食品安全的事儿,今年的315还特别关注了母婴用品。
母婴用品
家里有孩子的应该都知道,什么东西和婴儿沾边那么东西等等价钱就会翻好几倍。
因为这些是给婴幼儿用的,所以制作的工艺会更加复杂,检验的标准也会更高,不少家长们虽然觉得价钱高但是依然会买单,因为都想要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。
可315曝光的母婴用品黑幕,真是让不少家长感到一阵天塌下来的感觉。
记者根据举报线索了解到,济宁市梁山县一家公司正大量销售婴幼儿纸尿裤和卫生巾,其中不少质量达不到标准的纸尿裤和卫生巾已经偷偷流入市场。
记者得知,这家公司主要是把一些纸尿裤和卫生巾厂家不要的残次品、边角料啥的,收集起来,经过二次加工再包装成新的产品。
在这家厂里,记者从那堆生产垃圾里看到了外观还挺不错的“麦酷酷”婴儿拉拉裤、“自由点”卫生巾等产品。
根据厂子负责人的说法,这堆生产垃圾价格相当便宜,还是从正规的企业那儿收来的产品。
这些本来是应该被销毁的,没想到利润诱人,所以又跑到市场上来了。
纸尿裤和卫生巾可谓是女性和小宝宝的常用产品,价格可真是贵得让人捉心。然而,没想到在这高昂的价位下,厂家竟然用的是生产垃圾。
而且不少大牌子竟然跟这些不良商家一块儿沆瀣一气,真是恶心至极啊。
除了纸尿裤之外,还有一些婴幼儿食品被曝光。
咱们都知道,婴幼儿的身体是相当脆弱的,毕竟他们的免疫系统还没完全发育好,小家伙们根本没法像咱们一样想吃啥就吃啥。
所以啊,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挑选食物的时候,往往会选择那些没有添加剂的,宣称是无敏感产品的。
但是这些号称无敏的婴幼儿营养补充剂真的是无敏吗?
武汉有位宝妈发帖说,她家的宝宝老是过敏,医生建议她把宝宝平常吃的婴幼儿营养补充剂换掉。
但是这名宝妈非常困惑,因为她就害怕自己的宝宝过敏,所以给宝宝吃的是无敏产品,怎么还会过敏呢?
医生告诉她,其实“无敏”这个词大多数都是商家的营销噱头,并不能真正做到完全无过敏,关键还是得看孩子具体的过敏原是什么。
不过,记者发现,在各大电商和直播平台上,商家们普遍喜欢打着“无敏”的旗号来宣传产品。
尤其是“健敏思无敏婴幼儿维生素AD”这款产品,号称是“无敏的开创者”,这种宣传方式确实是不太妥当的。
翻开健敏思的评论区,咱能看到不少受害者在那儿吐槽呢。
过敏真的是件挺危险的事,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威胁到孩子的生命。明明这些产品会让孩子过敏,居然还打着“无敏”的旗号宣传,这不就是典型的虚假宣传吗?
事件曝光后,健敏思的官方没有给出啥回应,不过我们能看到,他们的宣传里已经不再出现“无敏”这几个字了。
结语
从今年的315来看,咱们的食品和产品安全问题还是挺严峻的。
要想完全杜绝这种现象,光靠监察部门日常的监管可不够,咱们普通老百姓也得积极举报,把那些商家的不良行为早早地制止在萌芽状态。
#春季图文激励计划#